四川:5年内筹资210亿元  建设1万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川:5年内筹资210亿元 建设1万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岳池县白庙镇郑家村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岳池县白庙镇郑家村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蚕上楼市桑叶少,水鸣车处稻苗多。和美乡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据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截至2022年底,四川累计建成8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个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数量均居全国第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分别达98%和65.6%。

去年以来,四川陆续出台了《四川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四川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推进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推进机制等。

近日,四川省委农办、农业农村厅、财政厅联合印发《四川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筹资方案》(简称《方案》),对标全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未建成村和规划建设任务,每年将从未建成村中支持建设200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案》提出,2024—2028年,四川计划筹集到村中省财政资金将达210.7124亿元,共支持建设1000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本次《方案》筹资类别多样,包括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公路建设等27个项目,涵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将根据各类项目整体规划布局、政策规定和具体要求,分类、分项目明确分配到村比例或额度。”四川省委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实行因素法分配的项目资金,必须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年度建设任务作为资金分配因素之一,且比重不能低于10%。

《方案》明确,县(市、区)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案制定、任务落实、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为此,县(市、区)要建立复核备案机制,及时梳理形成到村补短补缺清单,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自主安排落实,并在每年年底前将落地到村项目资金安排使用情况摸排清楚,确保资金精准投入到年度任务村。

同时,省级筹资责任部门还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科学评估、统筹安排、确保纳入筹资方案的项目资金总体投入规模不减的前提下,通过新增、替换、动态调整项目等方式落实筹资任务,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科学、务实推进。

《方案》还制定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负面清单,明确了负面清单制度涉及的项目范畴。负面清单明确纳入筹资方案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偿还债务等支出,不得用于与环保政策、耕地保护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粮食安全政策等规定相违背的事项。“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解决资金短板,加快建设生活宜居、发展宜业、治理有效、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四川省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要确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案编得实、项目管得住、资金用得好。”四川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方案》明确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负面清单,纳入筹资方案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资金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偿还债务等支出;不得用于与环保政策、耕地保护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粮食安全政策等规定相违背的事项。

(凤凰网新三农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