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临沂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
新三农
新三农 > 要闻 > 正文

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临沂实施乡村振兴先行战略

从白墙青瓦、花香满径的村景,到温室大棚郁郁葱葱的蔬菜,从正在自家院里直播出售土特产的农村电商,到在村里广场上休闲玩乐的乡亲……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在八百里沂蒙的乡野田间徐徐铺开。“鲁南明珠”临沂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一直勇立潮头,加快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奋力走在前列。

保障粮食安全 端牢“饭碗”底气足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临沂市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决推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地见效。引入社会力量建立完善覆盖农业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临沂市扛牢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牢牢守住942万亩耕地和826.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全市耕地面积连续两年实现净增加,为粮食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临沂市把提升粮食产能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国家和省级良种繁育基地9个,建成高标准农田656.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275.7万亩,莒南花生等12种产品产量全省第1,其中9种全国第1,莒南花生单产创新的世界纪录,达到865.5公斤,2023年夏粮总产、单产创历史新高,达到183.8万吨、419.9公斤,分别增长1.63%、1.62%。把农民增收作为最终目的,围绕“五优联动”,大力培植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构建农户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5万家,家庭农场2.1万家;发展优质粮食订单面积94.8万亩,涉及农户31.6万户,助农增收1.2亿元。

产业连片发展 壮大特色优势

图片

图/沂水县崔家峪镇蜜桃产业园区(资料照片)

长三角城市每3个蜜桃有2个、每3只咸水鸭有1只来自临沂,全国每6桶花生油有1 桶、每10瓶水果罐头有3瓶产自临沂,全市新鲜蔬菜、脱水蔬菜出口量占全国的九分之 一 ,罐头市场占有率达30%……临沂市做大做强做优“土特产”,让农业特色产业“接二连三”,绘就“诗与远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临沂市把握区域品牌建设的规模化要求,重点培育了特色优势产业,鸭产品、蜜桃、金银花等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建设畜牧屠宰、粮油加工、蔬菜、预制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在蒙山的西南麓,金银花已经有千余年历史。如今,当地金银花种植面积达66.8万亩、年产量约1800万公斤,全国60%以上的金银花产自这座名叫平邑的县城;同时,平邑县金银花被国内70%以上的大型医药、食品企业选作产品原料,流通量更是占全国的80%以上。

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蔬菜和油料生产基地,临沂当地以特色单品为抓手继而培育出优质的农业产业链条的案例不在少数。在预制菜风口中,临沂各区县政府以及传统的、新生的食品企业,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拓展、更新着产业链条。在临沂市罗庄区,“沂蒙炒鸡”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催生出一条亿元规模的产业链。据了解,为把“沂蒙炒鸡”培育成拳头产品,当地引进了全国规模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预制菜生产车间,做成了全国首家炒鸡预制菜全产业链企业。兰陵蔬菜产业,蒙阴蜜桃、平邑金银花、沂南肉鸭、临沭柳编等产业均实现产业连片发展,带动产业片区群众共同富裕。打造提升精品线路。串点连线、策划打造 10 条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其中兰陵县“古村花海乡趣游”入选全国 2023 年夏季精品景点线路。

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山东化海农牧有限公司是费县畜禽养殖头部企业,年出栏肉鸡4000 余万只,养殖产生的粪污、废水经处理后变成生物堆肥与再生水,用于莲藕种植、观赏鱼养殖、周边农田施用与灌溉。据统计,费县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 30 万吨、畜禽粪污 186 万吨、林业板材废弃物 100 万吨,如何实现变废为宝,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做好绿水青山文章?费县以“揭榜接题”创新课题为契机,探索了能源化、肥料化、基质化、饲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模式和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县域大循环“三环”运行体系,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业废弃物收储体系,形成了生态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费县模式”,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典型模式。

典型引领,奋楫争先。今年 7月,临沂市循环农业观摩会在费县召开,要求聚焦“一县一亮点,一域一典型”,学经验、找问题、比进度、看实效。各县区纷纷寻找适合本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涌现出罗庄的“种养+复合生态产业园”模式、河东的“四循环”产业模式、兰陵的“三融三美”融合做法、莒南的秸秆置换有机肥机制,循环经济点亮绿色临沂。临沂市坚持用改革的思维塑造品牌优势,破解农业农村发展制约,打造农业循环经济新样板。

跨越沂蒙大地,万千乡村风景如画、产业兴旺、农民富裕,时光在诗意中流淌,乡村振兴足音铿锵。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临沂,将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气魄全力施为,让现代农业的画卷精美绽放,越绘越精彩。

(凤凰网新三农 扈明英)

“土特产”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