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此次1万亿元国债资金的投向,聚焦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主要用于8个方向,包括:灾后恢复重建;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步入12月,在各地为春季育种,也在为来年建设高标准农田积极谋划之时,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报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审核,将于近期下达地方,成为这次增发国债首批落地项目。
“我们联合有关部门,首先把严重灾毁农田全部纳入增发国债支持范围,加快恢复农业生产。”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吴洪伟表示,此次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优先支持东北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特别是对典型黑土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了支持力度,把京津冀受灾地区也纳入重点支持范围,提高农田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此外,对粮食主产区也予以倾斜支持,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吴洪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后续工作,指导各地加快组织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尽早补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
(凤凰网新三农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