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让乡村焕发新生机

“千万工程”让乡村焕发新生机

记者 惠雯

前段时间,“一不小心拍到课本封面”话题刷屏网络,当美景遇上语文课本封面,适配度拉满。那么,与“课本封面”相遇的乡村振兴图景具体是什么样?

富平县“种粮明星”王满绪添置了旋转式喷灌设备、撒肥机、植保无人机等,从耕到收全程机械化,实现了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突破。这种突破,30年前的王满绪绝对没想到。

合阳县王村镇坊社社区西侧,排列整齐的光伏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资料照片)记者 李沛华 摄

合阳县王村镇坊社社区西侧,排列整齐的光伏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资料照片)记者 李沛华 摄

大荔县农民李友才在盐碱地上搞起了大闸蟹养殖,自己过上好日子不说,还带领乡亲们一起创业致富。祖祖辈辈都在盐碱地上生活的乡亲们直言:“做梦也没想到。”

华州区南堡村搭上了文旅融合发展“顺风车”,在村口开了一家“南堡印象”生态农家乐,没想到生意火爆,常常一桌难求。2023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经营收入达30余万元。

这一个个以前“没想到”的事情,正是渭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成果体现。

2023年以来,渭南把“千万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文明乡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对“千万工程”也作出论述。

渭南深挖“千万工程”经验富矿,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学深悟透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全省“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聚焦“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重点任务,一手抓示范引领,一手抓全域提升,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其实,2023年以来,渭南就组织市级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各县(市、区)业务骨干等分批次去浙江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先后举办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千万工程”暨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专题培训等,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

华阴市杨寨村园英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在采摘食用菌。(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雷沛 摄

华阴市杨寨村园英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在采摘食用菌。(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雷沛 摄

2023年10月30日,渭南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工作推进大会召开。随后,《渭南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行动方案(试行)》发布,明确了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千万工程”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方案》明确,从2024年开始,每年创建100个以上市级示范村,到2027年,全市力争创建市级示范村500个以上、所有行政村得到全面提升,努力实现规划布局科学合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到2035年,全市创建市级示范村1000个以上,在全省走在前、树标杆、做示范。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渭南的决策者始终坚守这一惠民情怀。具体实践中,渭南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加快建设彰显三秦风韵、争做西部示范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绝不是一句空话。

渭南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扎实推进以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人们对“千万工程”的新实践、新成果充满期待。

走进韩城市芝阳镇英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宽敞的巷道和崭新现代的房屋。2023年,该村实施了卫生厕所改造等工程,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夜幕降临,一盏盏新路灯照亮了村庄,也照亮了村民的心。200亩有机花椒示范基地建立,不仅使原本沉寂的土地焕发新生,更让村民有了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英村集体经济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2022年不足5万元的薄弱基础,一举跃升至2023年的15.7万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英村人勤劳智慧的结晶,更是“千万工程”在韩城的生动实践。

乡村建设美在“颜值”,更美在发展,美丽乡村和经济发展“双向奔赴”,实现“面子、里子、根子”一体推进。

“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让蒲城县尧山镇上王村找到了发展方向。依托环境优势和土壤优势,上王村突出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带动引领作用,发展壮大村级主导产业。投资110余万元,建成金银花示范园区25亩、设施大棚17座,累计带动群众60余户。积极盘活村级闲置资产,增加村集体收益,深化“党支部+”联农带农,将更多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上。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万余元,“三变”分红全部到位。同时,围绕产业链条,规划建设了线上交易平台和空心挂面厂等,待项目建成运营后,将有效促进产业链延伸,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千万工程”不仅要在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等“看得见”且“见效快”的地方下功夫,还要在治理体系构建、乡村产业培育、乡风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发展等“看不见”的地方多着力。

澄城县按照“集聚提升、搬迁撤并、特色保护、城郊融合”等类型,编制完成50个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对尧头村、吉安城村等4个中国传统村落实施保护建设;投资470万元,实施县温泉农村供水交道片区等七村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改造项目;配备健身设施,建立农村幸福院136个、日间照料中心17个……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这些,都只是渭南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缩影。广大党员干部瞄准目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让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一点点累积。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67元,同比增长7.9%。脱贫人口人均收入达到16900元,同比增长15.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如何更好地以“千万工程”为抓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做好定制化方案。加快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结合各地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经济文化、硬件设施、公共服务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软硬件水平等,工作推动中注重分类指导,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中得以生动体现。

盘活“乡土人才”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动力和强大支撑,应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完善育才机制,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也要打破成长的“天花板”,给予乡土人才充分的信任,通过各种形式勉励他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把对乡村的深情,对希望田野的憧憬,变成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做细“土特产”文章。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石。应立足本土,开发好优势乡土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既要扎根本地,找准最能体现地域特点、当地风情的产业,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又要明晰自身优势,谋求差异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注重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